? ?
走過三月,茂名139萬畝荔枝開始掛果,生機盎然。特別是高州根子鎮柏橋古荔園,千年古樹至今造福于民。
4月17日,記者走訪柏橋種植園看到,穿越千年,古荔樹滋潤了這片土地的昨天、今天和明天,成為茂名寶貴的文化符號,見證著一代又一代茂名人的守護精神。今年,茂名擬出臺《茂名市古荔枝樹保護條例》,進一步挖掘古荔樹的深厚文化底蘊,讓古荔樹煥發新貌,與世界對話。
古韻今風美“荔”交融
根子柏橋種植園建成于隋唐年間,作為目前全國面積最大、歷史最悠久、保存最完好、古荔枝樹最多、品種最齊全的古荔園之一,被譽為“荔枝博物館”。
走進柏橋種植園,古木新樹交雜,枝頭掛著荔枝幼果。古荔樹盤根錯節,枝葉參天?!坝屠蟆薄跋膳⒒ā薄疤靷愔畼贰薄疤搼讶艄取薄鞍讼勺邸薄鶕艠涞男螒B特點,人們賦予古荔樹神形兼備的名字,凝固了歲月,驚艷了時光。
據統計,柏橋種植園占地80多畝,園內有古荔枝樹180棵,樹齡千年以上的古老荔枝樹9棵,樹齡超過500年的39棵。
放眼茂名,保存有成群古荔的種植園有4個,分別位于高州根子柏橋村、高州泗水灘底村、電白霞洞上河村、茂南羊角祿段村。目前,茂名全市千年以上荔枝樹超過350株,五百年以上的超過1000株,百年以上的達19400株。
時間更迭,萬象更新。生機勃勃的古荔樹見證著每個日出日落,茂名推進著各個種植園及周邊環境整治,留住特色外觀的“形”和文化內涵的“魂”,賦予種植園新時代的功能。
厚積薄發,每一場古荔樹采摘權拍賣都是荔枝文化沉淀的體現。2022年,茂名掀起“荔枝定制”熱潮,荔枝銷售“論粒、論棵、論片”,文化底蘊讓高端定制銷售奮楫遠航。
借“荔”啟航記住鄉愁
獨有的文化底蘊讓每個茂名人淡定而從容,一棵棵古荔樹成為茂名人記憶深處的鄉愁。
今天,文化自信正改變著柏橋村,當地果農們除了傳統的種植荔枝,還發展荔枝加工、荔枝餐飲等行業,年收入逐年增長。
今年44歲的何樹志,是根子鎮柏橋村委會嶺腰村人,家就在古荔園旁邊。即使長大外出工作后,每次回鄉來,何樹志都必定第一時間去貢園,看望那些令他魂牽夢繞的古荔樹。貢園里有多少棵古荔樹,每一棵古樹叫什么名字、有什么故事,何樹志說來皆如數家珍?!?/p>
他說,貢園是“看著”他長大的,小時候最常來的地方,每天放學都會和同伴來這兒玩耍,可以說貢園是他的另一個家。
這些年來,何樹志回到家鄉成為一名古樹守護人,堅持參與古荔樹的維護工作,包括預防蟲害、清理枯枝敗葉、對樹體進行加固等。他說,這些年通過挖掘荔枝文化,講好荔枝故事,荔枝加工等產業鏈條不斷延伸,讓荔枝價格不斷升高,村民日子才越來越好。
“作為駐村第一書記,我會繼續帶領干部群眾做好荔枝古樹保護研究,傳承千年荔枝文化?!焙蜗颊f,荔枝古樹,不僅給村民帶來了收益,也是寶貴的文化遺產。柏橋村會持續擦亮荔枝“土特產”的金字招牌,推動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,讓荔枝成為富民興村的致富果、幸福果。
守護有“荔”造炬成陽
歲月滄桑,物換星移。悠久的荔枝種植歷史,孕育了別具一格的特色文化,激勵茂名人勇于創新,在新時代書撰寫新篇章。
當前,茂名加強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,統籌推進古村、古街、古樹保護傳承,發揮旅游資源優勢,推動文旅融合發展。特別是推進古樹保護傳承,茂名將這項工作列入《茂名市深入推進綠美茂名生態建設行動方案》,修訂法律讓保護工作行穩致遠。
在茂名,百年以上的古荔樹都建檔立卡,掛上了“身份證”,記錄了古樹的詳細資料,還對外標明“一樹一策”“管護單位”等,并寫明了“監護人”。
在此基礎上,茂名建立健全古樹名木圖文檔案和電子信息數據庫,推進二級古樹資源視頻監控系統建設,對全市223株二級古樹安裝視頻監控。逐級簽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責任書,對長勢衰弱和瀕危古樹實施搶救復壯。今年12月底前,茂名完成《茂名市古荔枝樹保護條例》立法工作,修訂《茂名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》。
站在新起點,錨定新目標,茂名擦亮荔枝文化名片,推動產業提質增效,書寫更加精彩的樂章。
主辦:茂名市人民政府辦公室
承辦:茂名市信息中心
內容及技術支持:南方新聞網
粵ICP備05085994號-1
主辦:茂名市人民政府辦公室
承辦:茂名市信息中心
內容及技術支持:南方新聞網
粵ICP備05085994號-1